“最美医生”何建行:以无管技术改写胸外科手术史

2025年8月19日是最美医生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节日主题是何建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。行无写胸当天,管技中央宣传部、术改手术史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名单,外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简称“广医一院”)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、最美医生胸外科学科带头人何建行荣膺殊荣。何建
在医教研一线耕耘四十载,行无写胸何建行完成近2万台胸外科手术,管技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诊疗方法:在国内率先开展肺癌微创手术,术改手术史积累过万成功案例;创造无管外科技术体系;构建肺癌智能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体系;开发实时裸眼3D手术系统……他与团队研发的外科多项国际领先技术,辐射海内外多家医疗机构,最美医生挽救了众多垂危的何建生命和家庭的幸福。
何建行荣获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称号。通讯员供图
技术革新:用无管技术守护患者尊严
早些年,胸外科被大家调侃为“凶”外科,手术要切开患者胸膛,去掉一根肋骨,伤口大,创伤高,术后患者通常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。那时,手术室门前的氛围也格外沉重,家属神情紧张,担心会面临生离死别。
“随着科技进步,现在医生应该考虑的不仅是要把病人救活,还要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。患者的需求,就是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。”带着这份初心,何建行把病人的临床需求视为创新的动力。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研究,只为找到能减小创口、缩短手术时间、加速患者恢复的方法。
1994年,何建行率先在国内开始探索胸外科腔镜手术。他开始思考:在切口缩小的基础上,麻醉范围能不能也跟着缩小?为了“将微创进行到底”,他带领广医一院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紧密合作,朝着精准麻醉的方向不断努力。
2011年,何建行团队创新研发无管技术,实现胸外科手术从“大切口”到“无管微创”的革新。这项技术遵循“三无一少”理念:无气管插管、无引流管、无尿管、少疼痛,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。
从医生涯接诊过无数病患,一位来自湖南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让何建行印象深刻。“当时这位肺癌患者一度不愿做手术,担心一旦插管导致声带受损,会影响艺术生涯。”后来他在广医一院接受无管手术,术后仅12小时,就在病房唱起了戏。
何建行(左二)进行查房。通讯员供图
据统计,何建行团队创造的无管外科技术体系,令阿片类药物用量减50%、吸入麻药减90%、并发症降50%,45%的患者可于24小时内康复出院。“患者能自己走出手术室,门外等待的家属就能因为风险降低少些焦灼和担忧,手术室外就能少一点沉重的‘送别感’。这对患者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是好事。”
目前,无管技术不仅覆盖了肺纵隔肿瘤切除、肺段切除、肺叶切除术等多种胸部手术,还在泌尿外科、心脏外科、移植科、骨科、妇产科、心内科等领域实现了跨学科的延伸应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被纳入哈佛医学院的教程当中。这项技术的推广和标准化应用,将让更多患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福利。
人文关怀:为患者谋福祉,为医者减负担
在不断改进医疗方法的路上,何建行一直把患者放在心上。“从患者的需求、疗效,到术后的恢复、疼痛度的减少、疼痛期的缩短……每个流程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、不断改进。科研的本质是临床问题,最终要回归病人。”在他看来,医学科研不应只是实验室里冰冷的数据,而应是能真正缓解患者痛苦、改善患者体验。
何建行对医疗技术创新的思考,还带着对同行的关怀。他发现,团队里的医生在连续操控手术机器人后,常常双眼发红、颈椎酸痛。“先进技术应该成为医生的助力,而不是负担。”于是他提出将裸眼3D显示技术与单孔机器人结合的想法,希望医生在手术中像看3D电影一样,操作既精准又舒适。提出想法后,何建行立即带领团队联合光学、机械工程师、国产机器人研发者反复攻关研究。最终,实时裸眼3D手术系统成功问世,医生无需佩戴3D眼镜就能获得清晰视野,减轻视觉疲劳和身体消耗。
何建行(前排左一)在实施手术。通讯员供图
据何建行介绍,过去,一位医生做3到4台手术就疲惫不堪,如今借助裸眼3D手术系统,医生一天最多能完成16台手术。“年轻医生还能够同步感受到主刀的决策思维,缩短从二维影像到三维操作的思维转换时间,有利于日后的临床带教和对年轻医生的培养。”
立德树人:传承“南山风格”,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
何建行既是医者,也是师者。作为“全国模范教师”称号获得者、广医一院南山学院院长,他不仅致力于传授医学知识,更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,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,不断擦亮“南山班”育人品牌。
在学生们看来,导师何建行平易近人,总是与学生平等相处、自由讨论,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耐心引导。
在团队实施的一次肺切除手术中,患者纵膈突然剧烈摆动,手术室气氛骤然紧张。团队初步判断是神经麻醉不够深入,但当时的麻醉方式效果有限,难以及时控制患者反应。虽然手术最终顺利完成,但这个突发状况还是让团队心有余悸。术后复盘时,年轻医生向何建行请教有无更优解,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平静地说:“你去查查资料,看有没有人对比过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;如果没有,那我们就自己设计个方案,把问题解决掉。”
何建行在广州医科大学授课。通讯员供图
从手术台上“长”出来的疑问,变成团队的科研课题。后续研究推进得出的成果最终反馈于手术中,优化了手术的麻醉流程,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何建行对学生们强调:“科研是你做完一台手术,心里总觉得哪里还可以更好,必须让科研真正服务于临床。”
“何教授不仅很有创新精神,而且愿意把这些新技术、新理念无私地分享给他的学生和同行。”广医一院胸外科副主任李树本跟随何建行学习二十余年,他被老师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打动。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,如今李树本也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。
深耕胸外科四十载,何建行的技术创新之路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,人文关怀贯穿诊疗全程。怀着以患者生命质量为核心的信念,融医者福祉于深切关怀,他生动诠释了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的医者仁心。
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翁均婷 廖昌艺吉(实习生)
通讯员 粤卫信 广医一院
相关文章
2025暑期档票房破100亿元!“第一票仓”广东贡献超13%
据网络平台数据,截至8月18日,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)突破100亿元,总观影人次超2.6亿,广东省暑期档总票房超13亿元,贡献超13%,观影人次超3400万,继续稳居全国“第一票仓”。灯塔专业2025-08-20- 6月4日上午,湛江市侨联、湛江市侨界海归协会代表走进经开区牵牛花之家儿童康复中心,开展2025年“海归温暖点亮童心”关爱孤独症儿童慰问活动。慰问组带着一批精心准备的礼物派发给康复中心的小朋友们,关切询2025-08-20
- 日前,根据美国白宫发布的一份声明,美国总统特朗普全面暂停12个国家的公民以移民和非移民身份进入美国,这些国家分别是阿富汗、缅甸、乍得、刚果共和国、赤道几内亚、厄立特里亚、海地、伊朗、利比亚、索马里、苏2025-08-20
- 6月4日,市民高文亮向赤坎区博物馆捐赠其叔父——高日养的革命烈士证明书,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赤坎区博物馆)工作人员接收了藏品捐赠。据悉,此革命烈士证明书为纸质,为湛江)粤烈字第0335号。高日养生前是粤2025-08-20
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热点问题,国家疾控局专家接受新华社专访
- 近日,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高一学子精心录制了一段加油视频,为即将奔赴考场的高三考生送去真挚的祝福与鼓励。这份特别的礼物承载着满满的鼓励与祝愿,视频中,高一的同学们满怀着对学长学姐的敬佩与祝福,激情澎湃2025-08-20
最新评论